三纲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「三纲」一词始见于西汉中期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,指父子、君臣、夫妻之间的人际关系,后与「五常」组成「三纲五常」一语。
东汉班固《白虎通·三纲六纪》引《礼纬含文嘉》「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。」注释「三纲」。传统注释都是要求上位者作为下位者的模范,承担责任与义务,如真德秀曰「君为臣纲,君正则臣亦正矣;父为子纲,父正则子亦正矣;夫为妻纲,夫正则妻亦正矣。故为人君者必正身以统其臣,为人父者必正身以律其子,为人夫者必正身以率其妻。如此则三纲正矣。」陈普曰:「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。纲者,网之大绳,众目之所附。纲举而后目张,纲正而后目齐。国家天下必君父夫先正,而后臣子妇随之而正也。人伦凡五等,而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三者为最重。三者正则无不正矣。以人道而言,六者当各自尽而不相待;以家国天下之责而言,则君正而后臣正,父正而后子正,夫正而后妇正。自古及今,盖无不然。以教之所起为重,居其位者必先尽其道也。」
蒙元与满清时期的注释则只是强调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单方面服从,如吴澄释三纲曰「为之纲者,为之天也。」 ,乃至要求绝对服从,如曾国藩曰「三纲之道,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,是地维所赖以立,天柱所赖以尊。故《传》曰:君,天也;父,天也:夫,天也。《仪礼》记曰:君至尊也,父至尊也,夫至尊也。君虽不仁,臣不可以不忠;父虽不慈,子不可以不孝;夫虽不贤,妻不可以不顺。」
想要了解更多“三纲”的信息,请点击:三纲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