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安髭蟾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崇安髭蟾(学名:Leptobrachium liui)是角蟾科、拟髭蟾属两栖动物。体粗壮,雄蟾体长68-95毫米,雌蟾体长57-81毫米。头扁平,头宽大于头长;吻宽圆,略突出于下颌,吻棱明显,颊部略内陷;鼻间距小于眼间距,眼间距略大于上眼睑之宽;眼球上半部为深蓝色,瞳孔纵置,鼓膜隐蔽不显。背部皮肤由细肤棱交织成网状,越往体后方肤棱越粗;四肢背面的细肤棱沿纵轴排列。生活时,背前部呈红棕色,往背后部色逐渐加深,带紫色,有许多分散不规则的黑色细斑;在繁殖季节,雄性个体上唇缘具黑色锥状角质刺1-3枚,刺基部宽度为3.5-5.5毫米,刺高为2.9-3.7毫米,一般前刺小、后刺大;雌性个体在相应部位有桔红红点或小黑刺1-2枚,前肢背侧黄褐色,四肢背面有6-7条黑褐横纹;体腹面呈紫肉色,满布白色小点。
崇安髭蟾生活于海拔800-16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,主要植被为常绿阔叶树种和竹类。成蟾营陆栖生活,常栖息在流溪附近的草丛、土穴内或石块下,在农耕地内也可见到。分布于中国福建(武夷山、建阳)、浙江(龙泉凤阳山、庆元、江山、遂昌九龙山)、江西(井冈山、贵溪)。
崇安髭蟾已被列入《有重要生态、科学、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。
(概述图参考来源: )
想要了解更多“崇安髭蟾”的信息,请点击:崇安髭蟾百科